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鲈又名海鲈、七星鲈、花鲈,属鲈形目、鮨科。鲈体延长而两侧扁,一般成鱼体长30cm~40cm,体重2kg左右,鲈为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贪食,主食浮游动物、小鱼虾类和甲壳类等,幼鱼大都集群觅食,成鱼往往分散觅食,也可投喂配合饲料进行养殖。 此外,鲈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肉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调理肠胃的功能,所以鲈是医食兼优的海鲜佳品,鲈在我国沿海各省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养殖,并且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本文以鲈为试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来源镁(硫酸镁或甘氨酸镁)对淡水环境中鲈的生长性能、脂肪代谢、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全鱼、血清、肝脏和脊椎骨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比较有机和无机镁对对鲈鱼生长、生理的影响。 矿物质元素是水产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包括钾、氯、钙、磷、镁、硫在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常量矿物质和铜、铁、锌、硼、铝、钴、钼、氟、铬、硒、锰、碘、硒等在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微量矿物元素。 矿物质作为鱼类骨骼的组成成分、血球和酶分子的一部分,是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因子,并在渗透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产动物体内平衡机制,其组织和细胞中的矿物质浓度需要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水产动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与陆生动物相比水产动物的矿物营养需求研究的比较少,还在于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鱼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矿物营养元素,又可以从周围水环境中获得,我们很难做到在没有矿物质的水环境中进行鱼类的养殖研究实验。 此外矿物质成本较低,因此,我们很容易避免在养殖过程中矿物质缺乏的问题。在水产饲料原料中,锌、碘、铜和硒这几种元素容易匮乏,对水产饲料的研究大多分布在在这几种元素上。 通过从水中吸收和向水中排泄一些矿物营养元素来调节自身矿物质的浓度,然而,鱼自身很难调节铅、镉、铜和汞的浓度,使这几种物质在体内聚集,最终产生毒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关切矿物质的摄入量以及在体内的储存量,避免危害鱼体健康。 鱼体对矿物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取决于摄食中矿物质的来源和水平,周围水环境中矿物质的浓度,矿物质在体内的储存量,以及体内矿物营养元素之间或矿物营养元素与其它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矿物质跟矿物质以及矿物质跟维生素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已有报道,矿物质在水产动物体内的相互作用是相当复杂的,如锰和铜、铜和铁之间的协同作用,锌和铁、钼和铜之间的拮抗作用。 所以,在制定日粮营养水平时,应该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钙,磷和肌醇六磷酸可抑制锌的吸收利用。因此,在钙、磷或肌醇六磷酸含量丰富的饲料中,要使锌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磷在淡水和海水中含量都比较低,这就要求在日粮配制过程中保持充足的磷。鱼对磷的利用率依赖于日粮中磷来源,无机磷和动物来源的磷元素的利用率要优于植物磷源。 大部分植物性饲料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因为动物缺乏植酸酶,所以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磷。 当以鱼粉作为主要蛋白源时,不存在磷缺乏的问题,因为鱼粉中富有丰富且可以轻松又有效利用的磷,鱼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磷。 当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因其中磷元素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所以有可能导致鱼体不能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磷。 当日粮中提供的矿物营养水平高于或低于动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量时,鱼体将会产生毒性,因此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增强,这些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矿物微量元素在鱼类健康方面很有重要的作用。鱼类直接从水中摄取各种无机盐的过程已用放射性同位素经多次实验后查清,但水中的无机盐往往不能满足鱼类生长的正常需要,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 当饲料中的矿物质添加不足,亦不能够满足鱼类的正常需要时,鱼类将会产生一些不良症状,当饲料中的矿物质满足鱼类的正常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添加适宜量的微量元素可以对鱼类抗应激产生一定的效果。 水产动物在应激状态下,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降低,缓解应激的能力变弱,体内皮质醇含量会非常明显升高,从而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水产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水产动物抗应激能力的大小反映了水产动物抗病能力的大小。 磷在缓解鱼类健康方面的报道不多,相关研究根据结果得出,鱼厌食或鱼体脂肪含量增加可能是由于缺磷间接导致的。 斑点叉尾鮰摄食磷含量不同的饲料,磷含量充足组斑点叉尾鮰生长最好,抵抗爱德华菌能力最强。欧洲白鱼摄食磷缺乏的日粮血浆IgM水平比摄食磷充足的日粮要低,但是溶菌酶的活性并没有差异,饲喂磷水平不同的饲料对欧洲白鱼免疫活性的影响较小。 因此,磷对不同鱼类的生长和免疫方面的影响并不是一致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南亚野鯪饲喂富含植酸酶和柠檬酸的优质蛋白能增强其血液免疫能力。 镁主要通过被动扩散和肠道上皮细胞的主动转运方式被鱼体吸收,肾脏是镁的主要排泄器官,镁的吸收量和排泄量与饲料镁含量紧密关联,镁的吸收量与摄入量呈负相关,镁的吸收量过多或过少时。 饲料原料和镁源都会影响鱼类镁的利用率。鲤和虹鳟对白鱼粉中镁的吸收利用效果较差,不补充镁盐会发生明显的镁缺乏症。 采用内源指示剂法发现,草鱼对鳀鱼粉、豆麸、花生麸、玉米和麦麸中的镁都能够有效利用,利用率分别为69.3%、80.0%、83.3%、88.2%和68.0%,这原因是鱼的品种不同,对饲料原料的利用率也不同。 添加镁盐组跟基础组相比,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明显提高,并且醋酸镁添加组的生长优于硫酸镁添加组。 镁在鱼虾渗透压调节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向淡水养殖水体中添加镁离子可明显提高淡水养殖太平洋白对虾的成活率,降低呼吸耗能,并可提高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率。 发现饲料中添加3.2g/kg镁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在低盐度环境下的增重率。发现鱼鳃部的Na+/K+-ATP酶活力降低,氯细胞数量增加。 而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摄食低镁饲料时也有相似的现象,不同的是罗非鱼脑垂体催乳素细胞活跃,提示低镁饲料刺激罗非鱼催乳素的分泌,以协助渗透压的调节。 镁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其在鱼类生长和发育阶段亦起着重要的作用。饲料中适当添加镁能明显提高鱼类的生长性能,缺镁饲料会使鱼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活动呆滞,死亡率增高,同时生产性能明显下降。 镁对鱼体的免疫功能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鱼类的免疫功能是其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外界环境侵袭的重要防线。镁参与了鱼体内多种免疫相关酶的活化和免疫细胞的代谢过程,能够增强鱼体的免疫功能。 在缺镁的情况下,鱼类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因此,适当添加镁能大大的提升鱼类的免疫功能,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总之,饲料中适当添加镁对于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具备极其重大的作用。镁不仅仅可以促进鱼类的生长性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鱼类的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的提高。因此,在饲料配方中合理添加镁是提高鱼类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硫酸镁或甘氨酸镁对淡水养殖鲈鱼生长性能、脂肪代谢、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离子代谢的影响。 研究结果做出了验证和补充,比较有机和无机镁对鲈鱼生理营养的异同,还可以丰富鱼类营养学基础理论,而且可为未来鲈鱼和其它广盐性鱼类饲料配方的设计提供理论依照。